想象一下,當你走進一棟大樓,燈光,溫濕度都隨著你的體感喜好而調節,整個樓道各個設備都是全自動化,智能化運轉,火災自動預警,電力遠程監控,身處智慧建筑的我和你將會深切地感受到科技帶給整個人類社會翻天覆地的變化。
建筑是城市的基石,技術的進步促進了建筑的智能化,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們在傳統建筑的基礎上安裝配備工業機械設備和輔助辦公生活系統,實現半自動化和部分全自動化,我們將之定義為“智能建筑”。科技的腳步從未停息,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一系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智能建筑“正在向”智慧建筑“的方向轉變,未來的建筑將越來越來關注以人為核心的功能設計,智慧建筑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運用萬物互聯互通的理念,為我們構建一個人類宜居,智能環保的生活工作環境。
智慧建筑:智能建筑的系統深化
對智慧建筑的定義并不唯一,作為技術高速發展所誕生的新概念,智慧建筑從最初的僅僅特指全自動化技術方面的建筑形式發展到涵蓋多種技術,兼顧節能環保,更具人性化設計的新型建筑理念與模式。中國官方目前并沒有對智慧建筑的權威定義,而是在智能建筑的基礎上增加一些新的功能和說明,以中國2015《智能建筑設計標準》為例,標準將其定義為:“以建筑物為平臺,基于對各類智能化信息的綜合應用,集架構、系統、應用、管理及優化組合為一體,具有感知、傳輸、記憶、推理、判斷和決策的綜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筑、環境互為協調的整合體,為人們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可持續發展功能環境的建筑。”新的設計標準強調了建筑的綜合智慧能力。
結合目前與智慧建筑最為緊密的物聯網技術,筆者將“智慧建筑“定義為一個包含物理系統,感知層,服務層,應用層,用戶,反饋五個環節的綜合智能連接系統,物理系統是建筑本身,感知層指建筑里的傳感感知設備,服務層包含網絡,數據服務和設備控制三個方面,應用層包括智能用電照明,智能消防監測,智能白蟻監測(古建筑)等智慧建筑的物聯設備應用具體,用戶是智慧建筑的最終參與者和決策者,他的反饋則會影響整個智慧建筑相關的企業和相關經濟。
具體闡述如下圖:
應用廣泛:物聯基礎上的精準控制
智慧建筑應用范圍廣泛,目前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的智慧建筑多用于用電照明,電梯運營,消防監控,古建筑的白蟻監測,樓宇控制等方面。
用電照明
以用電照明系統為例,智慧建筑設計具有人員感應功能,一旦有人走進房間,感應裝置會將相關參數上傳至控制系統,在充分利用太陽光的同時根據需要自動調節室內照明亮度,由此節約照明用電。該系統還可以實時監控電力的使用情況,遠程控制電視機,空調,洗衣機等家用設備的開啟與關閉。
電梯運營
智慧建筑配備的新一代智慧電梯,具有精準感知電梯樓層、位置狀態、是否有乘客等信息的功能,實現電梯運行狀態實時監測、遠程控制、自動報送電梯故障及困人信息、自動啟動應急救援信號,通過物聯網設備實時采集、儲存和傳輸電梯運行相關數據,實現電梯出現險情時人員快速接警、快速救援。
消防監控
智能消防監控是每一個智慧建筑必不可少的裝備要求,作為城市建設重要的一環,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城市火災監控系統”,將可以實現對單位火災報警、建筑消防設施運行狀態等報警信息進行遠程檢測,實時報警,上傳數據至云平臺,消防中心接受信號后及時出警,減少火災事故危害程度,便捷預警搶救。
古建筑白蟻監測
白蟻問題是古建筑損害中常見問題,新的古建筑保護方式是在古建筑中采用新的IPM技術,即用在建筑物周圍埋入監測裝置,通過監測—投放餌劑—消滅—再監測的過程消滅白蟻,達到古建筑監測防控目的,保護傳統歷史古建筑。這樣的新型監測方式,是非接觸式的無損檢測,不需對監測對象進行鉆孔、開鑿、刺穿,所以不會對建筑造成任何傷害。
樓宇控制
樓宇控制功能,是整個智慧建筑設計的核心功能和中心環節,智慧建筑在建筑中利用分布在現場的微型計算機控制裝置(DDC)完成被控設備的實時檢測和控制任務,而中央控制室的中央管理計算機具顯示、打印輸出、軟件管理和數字通信功能,改進了傳統儀表人與機器聯系不夠、難于管理的缺點,保證了設備的最佳運行。樓宇控制系統負責建筑物內設備與建筑環境的全面監控與管理,對整個建筑的所有公用機電設備,實現精準控制,包括整個建筑的中央空調系統、給排水系統、供配電系統、照明系統、電梯系統等等,進行集中監測和遙控來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設備故障率和維修反饋時間,實現全自動化運行,減少樓宇維護及營運成本。
未來的智慧建筑將越來越智能和人性化,通過大數據分析,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智慧建筑將搭建一個新的兼具智能感知調控,分析判斷控制的建筑形式。當一個人走進一棟建筑,便會感受到設備智能化以后帶來的體感上的舒適愉悅。
發展前瞻:市場巨大,但問題較多
智慧建筑是伴隨著傳感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領域的開拓而發展起來的,深受資本市場青睞。從各個相關技術的數據統計來看,智慧建筑具有較好的市場開闊前景和技術設備進步空間,然而從中國現在的智慧建筑發展來看,也存在以下困境:
1.系統整合能力欠缺
智慧建筑的各個智能系統之間缺乏統一整合,通訊,樓宇,辦公,消防,安保各個智能系統之間缺乏互聯互通。
2.管理人員隊伍不匹配
面對智慧建筑的逐漸智能化設備,對物業管理人員的要求較高,而現實中較難實現,需要較高的人力資源成本和運營管理成本
3.缺少統一高效的行業云平臺
目前絕大多數的智慧建筑仍然停留于硬件,軟件分開單獨收費階段,缺少信息化建設的同一行業云平臺,運行效率低下
4.方案的建設成本高
以一棟私人定制的智慧建筑為例,出于個性化需要,基于建筑的特殊性,智慧建筑方案缺少可復制性,必須針對客戶需要定制化開發定制,前期設計后期維護成本都較高
雖然智慧建筑還面臨許多困境,但我們相信從智能建筑到智慧建筑是未來建筑的發展趨勢,建筑將越來越注重個體人性需求,想象一下,當你走進一棟大樓,燈光,溫濕度都隨著你的體感喜好而調節,整個樓道各個設備都是全自動化,智能化運轉,火災自動預警,電力遠程監控,身處智慧建筑的我和你將會深切地感受到科技帶給整個人類社會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許不久的將來,我們兒時傳說里的神仙廟宇也不再是黃粱一夢。